學期又近尾聲
該是抽空交代這學期
成長與收穫
並順道說明為何網誌幾乎呈現靜止狀態的時候了
 
寒假的時候
就決定這學期不將重心放在Biology知識的獲取上面
而是加強自己人文思考的深度科學視野的廣度
 
In regular courses,
 
黃奕珍老師的國文課中
本學期讀了相當多頗具份量的文學作品
探索了人生中兩個相當重要的課題──
故土與異域生死與道
在這之中除了從課堂的討論中得到不少相當深刻的見解外
還碰巧認識了Italo Calvino這位文學大師
我深深為其哲思著迷
另外
因為分組報告的主題為莊子的逍遙遊
我意外發現原本我自認相當熟悉的道家經典
在重新細讀的過程中
澄清了不少以前沒有讀通的論點或隱喻
還有
報導文學讀書報告讓我以作業之名
探訪了一個我原本就非常有興趣的環保團體──
荒野保護協會
檢視了一個我認為極為重要的環境議題──
極區氣候變遷
如果不是因為課堂的要求
在這忙碌的大學生活中
我還不一定能撥得出時間與心力來從事這兩個活動
秦曼儀老師的歷史課中
主題仍然是法國文化史
為時間已進展到近代與當代
在課堂的講解後
澄清了以往對法國甚至歐洲的文化或歷史的誤解
而這學期老師僅指定了一本補充讀物──
Benedict Anderson的
Im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這是民族主義論述中相當具有份量的經典之作
Anderson 縝密的思路帶領我深入地思辨人類文明中一個相當奇特的現象──
民族情感與民族主義
這本書也讓我發現人文研究其實頗有趣而且並不簡單
 
賴顯英老師的本國憲法課中
除了對憲法與公民有深入剖析
並清楚地解釋了自由、民主等概念的流變
亦相當程度地對於西方文明的發展做了檢視
(當初選他的課即因為他是
我高中時用的那本個人認為寫得極好且風格獨特的三民主義課本的
作者之一)
另外
還學到如何以較客觀實際的角度分析台灣與其他各國當前面臨的政治問題
這門課個人給予
雖然學期成績可能不會太高
 
至於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實驗
教授也在極有限的時間內
盡其所能地教了相當豐富的知識與技巧
而助教雖然學期初之時看起來相當兇惡且難以親近
但是不久後便發現其實他人相當好
實驗課玩了許多頗有趣的實驗。
 
還有普通生物學
評價持平
有些老師還是上得不好
不過整體而言我聽課的感覺比上學期好
不知道是領域的問題還是真的老師上得比較好
 
至於張鎮華的微積分、林素英的英文評價同上學期
 
另外這學期成了荒野龍應台基金會的義工
跑了不少活動
雖然絕對有犧牲了其他的東西
但仍然值得
 
至於為什麼近幾個月來幾乎不常寫網誌正文
除了活動太忙與要讀的東西太多
自己也正在這個過程中重新修正並調整我的價值體系與定位
在這樣不穩定的變動時期
個人實在不想動筆寫這些不穩定的東西
 
大概就是如此
暑假仍然給自己訂了幾個計畫
故封筆的情形應會延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奇特的裸子植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